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数据驱动编程之表驱动法
阅读量:659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4

本文共 262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。

本文示例代码采用的是c语言。

之前介绍过数据驱动编程。里面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驱动手法。今天更进一步,介绍一个稍微复杂,更加实用的一点手法——表驱动法。
关于表驱动法,在《unix编程艺术》中有提到,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看一下《代码大全》,有一章专门进行描述(大概是第八章)。
简单的表驱动:
中有一个代码示例。它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表驱动手法,只不过这个表相对比较简单,它在收到消息后,根据消息类型确定使用调用什么函数进行处理。
复杂一点的表驱动:

考虑一个消息(事件)驱动的系统,系统的某一模块需要和其他的几个模块进行通信。它收到消息后,需要根据消息的发送方,消息的类型,自身的状态,进行不同的处理。比较常见的一个做法是用三个级联的switch分支实现通过硬编码来实现:

 

  1. switch(sendMode)  
  2. {  
  3.     case:  
  4. }  
  5. switch(msgEvent)  
  6. {  
  7.     case:  
  8. }  
  9. switch(myStatus)  
  10. {  
  11.     case:  
  12. }  

这种方法的缺点:

1、可读性不高:找一个消息的处理部分代码需要跳转多层代码。
2、过多的switch分支,这其实也是一种重复代码。他们都有共同的特性,还可以再进一步进行提炼。
3、可扩展性差:如果为程序增加一种新的模块的状态,这可能要改变所有的消息处理的函数,非常的不方便,而且过程容易出错。
4、程序缺少主心骨:缺少一个能够提纲挈领的主干,程序的主干被淹没在大量的代码逻辑之中。
用表驱动法来实现:
根据定义的三个枚举:模块类型,消息类型,自身模块状态,定义一个函数跳转表:

 

 

  1. typedef struct  __EVENT_DRIVE  
  2. {  
  3.     MODE_TYPE mod;//消息的发送模块  
  4.     EVENT_TYPE event;//消息类型  
  5.     STATUS_TYPE status;//自身状态  
  6.     EVENT_FUN eventfun;//此状态下的处理函数指针  
  7. }EVENT_DRIVE;  
  8.   
  9. EVENT_DRIVE eventdriver[] = //这就是一张表的定义,不一定是数据库中的表。也可以使自己定义的一个结构体数组。  
  10. {  
  11.     {MODE_A, EVENT_a, STATUS_1, fun1}  
  12.     {MODE_A, EVENT_a, STATUS_2, fun2}  
  13.     {MODE_A, EVENT_a, STATUS_3, fun3}  
  14.     {MODE_A, EVENT_b, STATUS_1, fun4}  
  15.     {MODE_A, EVENT_b, STATUS_2, fun5}  
  16.       
  17.     {MODE_B, EVENT_a, STATUS_1, fun6}  
  18.     {MODE_B, EVENT_a, STATUS_2, fun7}  
  19.     {MODE_B, EVENT_a, STATUS_3, fun8}  
  20.     {MODE_B, EVENT_b, STATUS_1, fun9}  
  21.     {MODE_B, EVENT_b, STATUS_2, fun10}  
  22. };  
  23.   
  24. int driversize = sizeof(eventdriver) / sizeof(EVENT_DRIVE)//驱动表的大小  
  25.   
  26. EVENT_FUN GetFunFromDriver(MODE_TYPE mod, EVENT_TYPE event, STATUS_TYPE status)//驱动表查找函数  
  27. {  
  28.     int i = 0;  
  29.     for (i = 0; i < driversize; i ++)  
  30.     {  
  31.         if ((eventdriver[i].mod == mod) && (eventdriver[i].event == event) && (eventdriver[i].status == status))  
  32.         {  
  33.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return eventdriver[i].eventfun;  
  34.         }  
  35.     }  
  36.     return NULL;  
  37. }  

这种方法的好处:

1、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。一个消息如何处理,只要看一下驱动表就知道,非常明显。
2、减少了重复代码。这种方法的代码量肯定比第一种少。为什么?因为它把一些重复的东西:switch分支处理进行了抽象,把其中公共的东西——根据三个元素查找处理方法抽象成了一个函数GetFunFromDriver外加一个驱动表。
3、可扩展性。注意这个函数指针,他的定义其实就是一种契约,类似于java中的接口,c++中的纯虚函数,只有满足这个条件(入参,返回值),才可以作为一个事件的处理函数。这个有一点插件结构的味道,你可以对这些插件进行方便替换,新增,删除,从而改变程序的行为。而这种改变,对事件处理函数的查找又是隔离的(也可以叫做隔离了变化)。、
4、程序有一个明显的主干。
5、降低了复杂度。通过把程序逻辑的复杂度转移到人类更容易处理的数据中来,从而达到控制复杂度的目标。
继承与组合
考虑一个事件驱动的模块,这个模块管理很多个用户,每个用户需要处理很多的事件。那么,我们建立的驱动表就不是针对模块了,而是针对用户,应该是用户在某状态下,收到某模块的某事件的处理。我们再假设用户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,每个级别对上面的提到的处理又不尽相同。
用面向对象的思路,我们可以考虑设计一个用户的基类,实现相同事件的处理方法;根据级别不同,定义几个不同的子类,继承公共的处理,再分别实现不同的处理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思路,可以叫它继承法。
如果用表驱动法怎么实现?直接设计一个用户的类,没有子类,也没有具体的事件的处理方法。它有一个成员,就是一个驱动表,它收到事件后,全部委托给这个驱动表去进行处理。针对用户的级别不同,可以定义多个不同的驱动表来装配不同的对象实例。这个可以叫他组合法。
继承和组合在《设计模式》也有提到。组合的优势在于它的可扩展性,弹性,强调封装性。(继承和组合可以参考这篇文章:)
至于这种情况下的驱动表,可以继续使用结构体,也可以使用对象。
上面的方法的一点性能优化建议:
如果对性能要求不高,上面的方法足可以应付。如果性能要求很高,可以进行适当的优化。比如,可以建立一个多维数组,每一维分别表示模块,状态,消息。这样,就可以根据这三者的枚举直接根据下标定位到处理函数,而不是查表。(其实还是数据驱动的思想:数据结构是静态的算法。)
数据驱动编程再更高级,更为抽象一点的,应该就是流程脚本或者DSL了。我曾经写过一个简单的寄生在xml上的脚本来描述流程。这一块后面抽时间介绍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fwjio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《数学分析新讲》_张筑生,12.5节:隐函数定理(1)
查看>>
SpringMVC插件安装、环境配置及快速入门_学习笔记
查看>>
WCF Data Service文章列表
查看>>
pointer 学习 之 swap
查看>>
【转载】Select函数实现原理分析
查看>>
python基础知识~ subprocess模块
查看>>
Java EE——概述
查看>>
hdu 4194(模拟)
查看>>
NYOJ469
查看>>
POSIX规范-unbuffered I/O (文件I/O)
查看>>
sys模块
查看>>
python修行之路(三 模块初识及数据运算类型)
查看>>
[转载]经典搞笑:一个BUG引发的血案|为程序员打造的年终大片
查看>>
Zookeeper01
查看>>
Ajax加载数据中的loading效果
查看>>
C++对象模型5--多继承下的对象模型
查看>>
深入.NET平台和C#编程.第七章:深入理解多态-上机练习2-3
查看>>
MySQL读取配置文件的顺序、启动方式、启动原理
查看>>
配置Linux 11G R2 RAC NTP服务
查看>>
学习路线
查看>>